Search


#丹在多倫多|《你是我的朋友》(暫譯,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#丹在多倫多|《你是我的朋友》(暫譯,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)
 
導演|瑪麗艾海勒 Marielle Heller
 
有的時候我們會慚愧地覺得我們不值得一件好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,看完《你是我的朋友》後,就是這種感覺。湯姆漢克斯飾演美國傳奇電視兒童節目主持人佛瑞德羅傑斯(Fred Rogers),但他其實不是主角。主角是一名被上級指派採訪羅傑斯的雜誌記者(由《美國諜夢》Matthew Rhys 精湛飾演),透過兩人的訪談和日常相處,不只帶美國老一輩的觀眾回憶童年、進入那個啟發無數兒童的電視節目 "Mister Rogers’ Neighborhood" 的幕後拍攝現場,也刻畫出一個普世性的人性寫照。比起常見的傳記電影,高明許多。
 
這部電影充滿了人性的美好以及無條件的關愛,不過度催淚但是卻讓人心裡滿溢著溫暖。它談父子之情、談放過彼此、放過自己,但最重要的是,它引導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無論是負面情緒、過去陰影,或是那些平時隱藏得很好的黑暗面。這部電影在現在自私而勢利的世界中,投射了一道無私的陽光,凝視觀眾最私密的內心靈魂深處,等待我們誠實敞開自己。刻意停駐的特寫鏡頭、寧靜留白的聲音設計,都是電影大膽但自信的選擇,也確實成功營造出一種同步內省式的主動觀影行動。
 
漢克斯雖然外型不見得非常像羅傑斯,但表演卻極具說服性(像是《史提夫賈伯斯》的麥可法斯賓達)。漢克斯不疾不徐地道出字字箴言,從受訪者不時轉為訪問者,循循善誘又不帶批判,眼神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。還好電影帶有自覺地避開了一味的單調造神,仍透過一些巧思(如精彩的最後一幕)保留了羅傑斯的一些神祕和層次。這部另類的傳記片,原本的主角下放到配角位置,卻反而透過他與其他人物之間的互動,擦出更立體的火花。漢克斯交出了他近年來的最佳演出,這次不入圍奧斯卡真的說不過去。
 
去年才剛有紀錄片《願與我為鄰》講述同一位焦點人物,《你是我的朋友》問世的時機點可說是意外的巧合。被問到是否會有重複性的問題時,一旁的製片搶著答道:「如果每年有好幾部漫威電影大家都不嫌多的話,那兩年兩部羅傑斯的電影應該也還好吧。更何況,他才是真正的英雄」,立刻引起觀眾的滿堂彩。導演也補充道,她認為這兩部會是很絕配的雙重展映(double-feature),紀錄片告訴你佛瑞德羅傑斯的核心信仰和價值觀,這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劇情片,則透過第三者視角,去看羅傑斯如何實踐並忠於他的人生哲理。畢竟,如同羅傑斯生前所說的:「我們常常誤以為一個人『做』了什麼,比他本質上『是』什麼還重要。但事實上卻恰恰相反:我們是誰,才正是決定我們會如何行動的關鍵。」
 
"It's really easy to fall into the trap of believing that what we do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we are. Of course, it's the opposite that's true: What we are ultimately determines what we do!"
 
-
 
#多倫多影展 #世界首映
#更多第一手影展消息請追蹤Instagram


Tags:

About author
哈囉大家好,歡迎來到【丹眼看電影】,我就是那個丹。 原本此專頁的英文名要取作 "Dan Cinema",沒想到臉書上有個遙遠的陌生人,姓氏就叫做 Dancinema ,也因此這個網址就被註冊掉了。轉念一想,改以法文的 "Dans le Cinéma" 為名,意思是「在電影院之中」,好像也蠻有意境的,而且法文就是潮。 近幾年網路上厲害的影評寫手們早就多到數不清了,但我不想走太文青的路線,我沒有太多電影基礎知識或文筆訓練,我只想用我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看片的心得。另外就是仗著自己的一點語言能力優勢,以及宅宅的個性,每天都掛在國內外各大影視網站。與其自己獨享,不如將一些有趣的消息分享給大家。 我個人是比較專攻歐洲三大影展跟美國好萊塢的片,藝術片跟商業片都喜歡。至於國片、中國片、日韓片及東南亞等地區電影,我會努力攝取,但主力不會放在這邊。 總之希望可以創造一個影迷影痴的舒適圈園地,邀請你一起加入。然後也希望不要三個月後這裡就雜草叢生。請大家多多指教,讓我們一起切磋討論、一起享受電影吧!
丹眼看電影,全心感受光影之美 電影評論|影壇消息|影展動態|獎季分析
View all posts